叶汉良工作室
深圳人,你跑哪去了?
叶汉良专业号 | 2007-11-28
 
        

    这里所说的深圳人,是指在深圳工作过的人,不一定是深圳户口的人。因为如果真要说真正深圳人,那只有30几万的深圳土人(拥有土地的人),他们不能代表深圳。

    大凡现在大小工厂招工,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工人非常难招,不管是技工还是普工。

    工厂招工反映在需求层面上说,只是普通的劳动者,或者说蓝领。

    而同样现在深圳非常之多的软件企业,同样也是非常难招到人,互联网企业要招到合适的人就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本来深圳的互联网应该说就不是很发达。

    深圳人都跑什么地方去了 呢?

    一般的工厂所要招的人,都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他们回家了!对于他们来说,深圳不是家,在深圳安家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尽管不能排除一些表现非常突出的自己做了老板的或者荣升为管理层的一般蓝领,但这中人数量有限。当他们所在的家乡能够提供一份和深圳差不多的工作的时候,他们就完全没有必要到深圳来了。和深圳对比,再怎么也是家里强。而最近几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四川,重庆相继成为新的特区,东北老工业区重新启航,都创造了巨大的工作岗位。在家可以找份工作,和深圳工资还差不多,来深圳又是何必呢?以江西赣州龙南为例,经济在21世纪在腾飞,当地的人劳动力人口已经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以前每年成批成批的人口输出现在几乎成了成批成批的输入了,每个乡镇政府下了军令状要保证当地的劳力供应,并且薪水并不比深圳这边差多少,他们还会出来吗?当然不会再出来了。而这仅仅是一个非常小范围发生的情况。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安微这几个以前劳动力供应大省经济这几年在腾飞那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输出的人员急剧减少也再所难免。

    如果深圳没有了这些普通的劳动者,深圳的工业还会有前途吗?没有了人,谁去开动机器,谁去做保安,谁去做环卫工人.......?

    而深圳市政府完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早在几年前就把深圳定位在高科技城市,以创新,科技立命的城市。可惜深圳本地没有什么大学,除了深圳大学这种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在国内根本排不上位的大学或许大家还知道,因为这里曾经有史玉柱和马化腾,你几乎可能不知道其他的大学。或许还有不少那种挂羊头买狗肉的xxx大学深圳分校或者说深圳培训点.没有大学,指望靠本地来培养有些的创新型人才几乎就是不可能。所以,深圳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外面引进。

    在上个世纪的80,90十年代,深圳这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试验田,相比国内其他城市,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所以当年孔雀东南飞,到资本主义前哨深圳来打拼的优秀人才不计期数。想想当年那个深圳速度,就足以令无数的人倾倒。可惜这种优势没有保持,后来速度被苏州超越之后干脆只字不提速度了,提的是效益。只有速度这个次才会让人热血沸腾,效益会吗?所以没有了热心沸腾,也就没有了深圳的吸引力。更糟糕的是深圳在2004年底的房价开始起飞,没有其他速度,房价上涨的速度倒是抢了个头筹,引来了无数的投机倒把炒一把深圳房价擦屁股走人的人。但真正想到深圳发展的优秀人才却害怕了,如此之高的房价,可以想象其中生活成本的高昂,恐惧油然而生。导致来深圳发展的优秀的年轻人更加的少了。

    深圳没有外来人才的加入,如何能够有今天?深圳怎么能和北京上海广州去比?那些地方都是具有非常多知名的大学学府,具有非常庞大的常住人口。深圳有吗?深圳即没大学,深圳也没有多少常住人口,这些人一跑,深圳拿深圳和其他城市去比拼?

    创新型城市,没有人才,如何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

    撰写此文仅为最近知道越来越多身边熟悉的在深圳打拼的人离开深圳而作。

    深圳,要改变改变策略了。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